觉醒的钥匙

我们都在轮回梦里。

修禅定者深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第八定)就达到了三界内的最高境界。但此境界依然在梦中,还需要再尽心进化修行,观人空法空,达到心与心所之流暂时中断的灭尽定(第九定)境界才能觉醒。

有个禅宗公案:一禅师在地上划了个圈,让一弟子选择在圈内还是在圈外;弟子在圈内,禅师棒打;弟子在圈外,禅师也棒打;于是弟子开悟了。因为无论圈内圈外都在梦中,只有从梦中醒来,就既不在圈内也不在圈外了。


讲个段子: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巴从山上往山下疾驶,乘客们惊呼“当心刹车失灵”,司机回应“放心吧,这车根本就没有刹车”。这虽然是个笑话,但说明刹车失灵或不失灵是建立在有刹车装置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刹车装置就不存在刹车失不失灵的问题。佛法中常用的某非某或无某无无某格式,看似自相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达到甚深境界后矛盾的基础就不存在了。比如空和有都是梦中景象,只有觉醒才是非空非有的境界。

不是谁棒打任一人都能让被打者开悟的。那个地上划圈的禅师自己早已开悟,而弟子也已经修行到快开悟的程度,且该禅师棒打弟子时用了意念加持力,才使得弟子当场开悟。



禅宗有很多公案,但读公案并不能开悟,因为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每个公案里的师父的特定言行加上意念加持力就构成了一把“钥匙”,而徒弟通向开悟的最后一关就是一把“锁”,于是师父用“钥匙”打开了徒弟的“锁”而使徒弟开悟。这种开“锁”是有条件的:首先师父必须是早已开悟的人,才能知道徒弟是不是到了可以开“锁”的程度以及用什么样的“钥匙”才能开徒弟的“锁”;其次徒弟的修行程度正好达到可以开“锁”的状态。由于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公案里的“钥匙”开不了公案读者的“锁”,因此读公案对开悟没有任何帮助。靠思考和想象是开不了悟的,只有入深深禅定才能开悟。灭尽定(第九定)才是觉醒的万能钥匙。


广告服务 | 诚征英才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意见反馈
科普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