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五讲所述方法,可以算出股票的去年的每股保守收益。
根据第七讲所述方法,可以推导估算出股票的今年、明年和后年的新预期每股保守收益。
股票即时的去年、今年、明年和后年的市盈率和值盈率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去年市盈率=最新股价÷去年每股保守收益
明年市盈率=最新股价÷明年新预期每股保守收益
后年市盈率=最新股价÷后年新预期每股保守收益
去年值盈率=去年市盈率×(流通市值+450)÷600
明年值盈率=明年市盈率×(流通市值+450)÷600
后年值盈率=后年市盈率×(流通市值+450)÷600
虽然股票的值盈率是一种比市盈率合理的估值指标,但仍然属于绝对估值指标。因此本宝典在这里要引入一个股票的相对估值指标。如果中小创参指为3000点时,某只股票的值盈率为30倍;中小创参指涨到6000点时,该股票的值盈率为60倍,则虽然该股票绝对估值涨了一倍,但由于中小创参指也涨了一倍,因此该股票的相对于中小创参指的估值没有提高(即相对估值没有提高)。显然在衡量股票的估值时,采用相对估值要比采用绝对估值要合理。股票即时的去年、今年、明年和后年的相对估值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今年相对估值=1000×今年值盈率÷最新中小创参指
明年相对估值=1000×明年值盈率÷最新中小创参指
后年相对估值=1000×后年值盈率÷最新中小创参指
设立相对估值指标的筛股标准。最新财报(预报或快报或正式报)的报期不同,采用的相对估值筛股标准也不同:
(1)在最新财报是去年年度报且无后年相对估值数据的股票中,金筹板外股票的明年相对估值高于3.65,或今年相对估值高于5.45,或去年相对估值高于7.70,不能入选金筹板;金筹板内股票的明年相对估值高于7.70,须移出金筹板。
(2)在最新财报是去年年度报且有后年相对估值数据的股票中,金筹板外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2.70,或明年相对估值高于4.20,或今年相对估值高于6.15,或去年相对估值高于8.55,不能入选金筹板;金筹板内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6.15,须移出金筹板。
(3)在最新财报是今年一季度报且无后年相对估值数据的股票中,金筹股板外股票的明年相对估值高于3.96,或今年相对估值高于5.88,不能入选金筹板;金筹板内股票的明年相对估值高于8.06,须移出金筹板。
(4)在最新财报是今年一季度报且有后年相对估值数据的股票中,金筹板外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2.93,或明年相对估值高于4.55,或今年相对估值高于6.62,不能入选金筹板;金筹板内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6.62,须移出金筹板。
(5)在最新财报是今年半年度报的股票中,金筹板外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3.17,或明年相对估值高于4.85,或今年相对估值高于6.98,不能入选金筹板;金筹板内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6.98,须移出金筹板。
(6)在最新财报是今年前三季度报的股票中,金筹板外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3.41,或明年相对估值高于5.15,或今年相对估值高于7.34,不能入选金筹板;金筹板内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7.34,须移出金筹板。
(7)在最新财报是今年年度报的股票中,金筹板外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3.65,或明年相对估值高于5.45,或今年相对估值高于7.70,不能入选金筹板;金筹板内股票的后年相对估值高于7.70,须移出金筹板。
当金筹板外股票缺乏所需年份的相对估值数据时,则一律不能入选金筹板。当金筹板内股票缺乏所需年份的相对估值数据,且5日均线在60日均线之下时,则一律移出金筹板。
以2023年2月15日收盘时的清源股份(603628)为例:当时最新财报是2022年的全年预报,其每股表面收益范围的中间值为0.3835,每股扣后收益范围的中间值为0.3689;当时机构预测的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75元、0.600元、0.935元;当天收盘价为17.27元,中小创参指收盘值为5081.93;将这些数值和其它有关财务数据通过相关系列公式计算后,得出2022年、2023年、2024年的相对估值分别为7.805、4.878、3.131,其中2022年相对估值7.805高于7.70的同项标准而不达标,2023年相对估值4.878低于5.45的同项标准而达标,2024年相对估值3.131低于3.65的同项标准而达标,依据金筹板外股票只要有一个应筛项不达标就不能入选金筹板的规则,清源股份不能入选金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