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出三项股票新技术指标:新市盈率、业绩叠比增长率和现金分红率
设某季度为M季度,M季度的前一个季度为M-1季度。
截止于M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收益,等于截止于M季度财报的连续四个单季报的每股收益之和。
截止于M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收益,等于截止于M季度财报的连续四个单季报的每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收益之和。
在截止于M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收益与截止于M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收益之中,取数值较低的收益为截止于M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保守收益。截止于任意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保守收益的取法也同此理。
(1) 股票新市盈率
设最新股价为X,截止于最新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保守收益为B, 最新的新市盈率为Pe,则
当 X/B ≥ 1000或B = 0时,Pe = 1000 ;
当 B < 0时,Pe = 1000 – X·B 。
任意时刻的新市盈率算法也同此理。
(2)股票业绩叠比增长率
设截止于M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保守收益为E,截止于M-1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保守收益为F,M季度的业绩叠比增长率为D,则
(3)股票现金分红率
无论是半年度分红还是年度分红,都视为分红到账日所在季度的分红。
凡无现金分红到账的季度,其现金分红率一律为0%。
设M季度到账的每股现金分红额为R,截止于M-1季度财报的一年每股保守收益为G, M季度的现金分红率为H,则
当G ≤ 0 时,H = 0% 。
(二)取缔除股指期货外的一切做空机制和不再新增融资标的股、不再新增股指期货品种
取缔除股指期货以外的所有做空机制(包括融券、转融券和期权做空等机制)。
以后凡新股(包括退市后重新上市的股票)和非融资标的股均不能成为融资标的股。
以后不再新增股指期货品种。
(三)统一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股票的现行差异规则
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股票取消价格笼子交易规则,实行与沪深主板股票一样的即时交易规则。
沪深主板股票实行与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股票一样的盘后30分钟固定价格交易规则。
所有A股一次买卖申报的股数都允许为非整数。一次卖出申报的卖出股数可以少于100股,但一次买入申报的买入股数不得少于100股。凡与此新规则相冲突的原规则均作废。
(四)股票实行浮动印花税率
将印花税率与新市盈率正比绑定浮动。
新市盈率计算方式详见“(一)(1)”。
Mo = 0.01 × Pe / 1000 。
(五)A股市场实行分级制
将所有A股划分为A1、A2、A3、A4四个级别。
设A股总只数为J,则A1级股为500只,A2级股为1000只,A3级股为1500只,A4级股为J-3000只。
不同级的A股之间实行差异化交易规则。
以每三个月为一个股季。每次新旧股季交替时,都要对A股市场进行升降级调整。
综合依据各股的业绩成长度、现金分红度和季末有效市盈率三项指标给所有A股进行估值打分。
业绩成长度计算涉及叠比增长率。
叠比增长率计算方式详见“(一)(2)”。
每季度的有效叠比增长率封顶为20%,封底为-20%。在一个季度里,当实际叠比增长率大于20%时,有效叠比增长率为20%:当实际叠比增长率在-20%~20%之间时,有效叠比增长率等于实际叠比增长率;当实际叠比增长率小于-20%时,有效叠比增长率为-20%。
以截止于最新季报的连续五个季度的有效叠比增长率之和作为业绩成长度。
(2)股票现金分红度
现金分红度计算涉及现金分红率。
现金分红率计算方式详见“(一)(3)”。
每季度的有效现金分红率封顶为100%。在一个季度里,当实际现金分红率大于100%时,有效现金分红率为100%:当实际现金分红率在0%~100%之间时,有效现金分红率等于实际现金分红率。
以截止于最新季末的连续五个季度的有效现金分红率之和作为现金分红度。
(3)股票季末有效市盈率
季末市盈率是指股季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市盈率。
季末有效市盈率计算涉及新市盈率。
新市盈率计算方式详见“(一)(1)”。
季末有效市盈率封底为10倍,封顶为1000倍。当季末新市盈率小于10倍时,季末有效市盈率为10倍;当季末新市盈率在10倍至1000倍之间时,季末有效市盈率等于季末新市盈率;当季末新市盈率大于1000倍时,季末有效市盈率为1000倍。
(4)实行分级制的第一个股季的股票分级标准
将各股的业绩成长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名,将各股的现金分红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名,将各股的最新季末有效市盈率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名。每个股将本股上述三项名次相加,作为本股估值分。
将各股的估值分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名,列前500名的股票为A1级股,列第501~1500名的股票为A2级股,列第1501~3000名的股票为A3级股,其余股票为A4级股。
(5)不同级的股票实行差异化交易规则
散户交易完全取消涨跌停板限制。
A1级交易规则:实行T+0;散户无涨跌停板限制;机构和游资涨停板为20%,跌停板为5%。
A2级交易规则:实行T+1;散户无涨跌停板限制;机构和游资涨停板为15%,跌停板为10%。
A3级交易规则:实行T+2;散户无涨跌停板限制;机构和游资涨停板为10%,跌停板为15%。
A4级交易规则:实行T+3;散户无涨跌停板限制;机构和游资涨停板为5%,跌停板为20%。
凡与上述新规则相冲突的原规则一律作废。
(6)股票升降级规则
每次新旧股季交替时,都要对A股市场进行升降级调整。
将各原股季A1和A2级股的届时估值分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名,列前500名的股票为新股季A1级股,未进入前500名的原股季A1级股降为新股季A2级股。
原股季A1级股降为新股季A2级股的数量用N表示。将各未达新股季A1级的原股季A2级股和各原股季A3级股的届时估值分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名,列前(1000-N)名的股票为新股季A2级股,未进入前(1000-N)的原股季A2级股降为新股季A3级股。
原股季A2级股降为新股季A3级股的数量用P表示。将各未达新股季A2级的原股季A3级股和各非ST原股季A4级股的届时估值分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名,列前(1500-P)名的股票为新股季A3级股票,未进入前(1500-P)的原股季A3级股降为新股季A4级股, 未进入前(1500-P)的非ST原股季A4级股也为新股季A4级股。
(7)A股代码规则
科创板股代码由68开头改为7开头,北交所股代码由4或8开头改为9开头。不同级股票代码的左起第二位数不同。股票代码的左起第二位数代表级别,后四位数不变。
A1级的沪市主板股代码以61开头,深市主板股代码以01开头,创业板股代码以31开头,科创板股代码以71开头,北交所股代码以91开头。
A2级的沪市主板股代码以62开头,深市主板股代码以02开头,创业板股代码以32开头,科创板股代码以72开头,北交所股代码以92开头。
A3级的沪市主板股代码以63开头,深市主板股代码以03开头,创业板股代码以33开头,科创板股代码以73开头,北交所股代码以93开头。
A4级的沪市主板股代码以64开头,深市主板股代码以04开头,创业板股代码以34开头,科创板股代码以74开头,北交所股代码以94开头。
升或降级的股票代码左起第二位数按上述规则作相应调整。
(六)开设新A股顶级指数,调整深证成指的成分股
开设新沪市顶级指数和中国A1指数。将这两个新指数开设之日称为“新指开盘日”。
规定将原上证指数称之为“上证综指”,而新沪市顶级指数才叫“上证指数”(即新沪市顶级指数是新“上证指数”)。上证综指不再使用000001代码,而改用新代码;000001代码归新“上证指数”使用。
新“上证指数”的成分为所有A1和A2级沪市流通股。新“上证指数”成分各股权重比例,在剔除非流通股的前提下,沿用上证综指(即原上证指数)的权重计入方法。以上证综指在新指开盘日之前的数据作为新“上证指数”在新指开盘日之前的数据,以上证综指在新指开盘日的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点数作为新“上证指数”在新指开盘日的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点数。
中国A1指数的成分为所有A1级股。中国A1指数采用成分各股同等权重比例计入法(即不管各A1级股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大小,一律以同等权重比例计入中国A1指数)。以上证综指在新指开盘日之前的数据作为中国A1指数在新指开盘日之前的数据,以上证综指在新指开盘日的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点数作为中国A1指数在新指开盘日的前一交易日的收盘点数。
对深证成指进行成分调整。将各A1和A2级深市股的届时估值分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名,列前500名的A1和A2级深市流通股计入深证成指成分。深证成指原有的对成分各股的权重计入方法不变。
中国A1指数、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为A股最重要的三大指数,其中中国A1指数应被立为A股首要指数。A股市场每次换季升降级时,都要对这三大指数成分作相应调整。上证综指则被边缘化。
(七)设立C股市场
设立C股市场有四大作用:一是股权借金,二是新股交易,三是给因违规(如违规上市和财务造假等)而被罚退市的股票予以退市缓冲期,四是对国家重点扶持而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给予不退市保全。
(1)C股也实行分级制
将C股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共四级)。
0级C股不收交易印花税,1~3级C股均按A股印花税制征收印花税。
0级C股交易实行T+0,散户交易不设涨跌停板,机构和游资交易不设涨停板,机构和游资交易跌停板为5%;
1级C股交易规则与A1级股交易规则相同;
2级C股交易规则与A2级股交易规则相同;
3级C股交易规则与A3级股交易规则相同。
(2)股权借金
取消股权质押,以股权借金取而代之。有股权借金资质的股东,可以通过转股手续将手中的部分或全部A股转为C股,再将C股抛出获得资金,且仍然作为拥有这些已抛股份表决权的股东。此类C股名称为“CD+简称”(CD股的上市公司如即将退市,则名称再加星号成“*CD+简称”)。
买入CD股的投资者虽然没有表决权,但有分红权。股权借金的股东可以随时买回所抛CD股,也可以设定20天期限赎回所抛CD股(以到期时同上市公司A股的股价为赎回价)。当股权借金的股东全部买回或赎回所抛CD股后,这些CD股就可转回A股。
同一股票的不同股东都因股权借金而先后或同时将各自所持部分或全部A股转为CD股时,须合并为一只CD股。当同一只CD股的一个股权借金股东的赎回到期,而另一个股权借金股东未赎回或赎回未到期,则届时对每个持有该CD股的投资者按比例赎回。
A股转CD股规则:A1级转为C0级,A2级转为C1级,A3级转为C2级,A4级转为C3级。
CD股将跟随同上市公司的A股升降级,但CD股级别始终比同上市公司的A股级别高一级。
(3)新股交易
新股上市后的前40天在C股市场交易。此类C股名称,除了上市第一天为“N+简称”外,均为“CN+简称”。
CN股在上市后10天内为C0级,第11~20天为C1级,第21~30天为C2级,第31~40天为C3级,40天之后转为A4级。
(4)给因违规而被罚退市的股票予以退市缓冲期
因违规上市或财务造假等而受到退市处罚的股票,不直接退市,而是先转入C股市场,再逐月降级直至退市。此类C股名称为“CS+简称”(其中一个月内即将退市的CS股名称再加星号成“*CS+简称”)。
A股转CS股规则:A1级转为C0级,A2级转为C1级,A3级转为C2级,A4级转为C3级。
CS股降级规则:在C股市场每满一个月就降一级(成为C3级后满一个月,则立即退市)。
(5)对国家重点扶持而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股票给予不退市保全
将A4级国家重点扶持而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股票立即转为C3级股。此类C股名称为“CT+简称”。CT股不会被退市。CT股业绩扭亏为盈后,可随时转为A4级股。
(6)C股代码规则
0级C股代码均以20开头,1级C股代码均以21开头,2级C股代码均以22开头,3级C股代码均以23开头。
(八)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范围
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均为各自所对应的同名股指期货的标的指数。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是A1、A2、A3、A4级股范围里的股票。
上证50和中证500指数成分股是A2、A3、A4级股范围里的股票,不能是A1级股。
中证1000指数的成分股只能是A3、A4级股范围里的股票,不能是A1、A2级股。
每次新旧股季交替而对A股市场进行升降级调整时,(1)凡退市和升为A1级的上证50指数原成分股,一律剔除出上证50指数成分,而由在上证50指数原成分之外的最新A3级股中,按届时估值分从低到高排名列前的大盘沪股填补缺额;凡退市和升为A1级的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一律剔除出中证500指数成分,而由在中证500原成分之外的最新A3级股中,按届时估值分从低到高排名列前的中小盘股填补缺额;凡退市和升为A2级的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一律剔除出中证1000指数成分,而由在中证1000指数原成分之外的最新A3级股中按届时估值分从低到高排名列前的中小微盘股填补缺额。
(九)取消一切形式主义规定
取消对投资者设置的投资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股票的股龄和资金量门槛。
取消对投资者的一切风险测试、题目考试和签署风险承诺书等规定。
取消按投资者持有的沪深股票市值来确定其申购沪深新股份数的规定,
(十)券商的股票交易软件的两个必备功能
所有券商的股票交易软件里必须包含如下功能:一是软件里有介绍完整股票交易规则的内容;二是当投资者持有股票的公司开股东大会需要股东投票表决时,软件里有提醒功能、表决事项内容和投票功能(投资者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投票的,则一律算弃权)。
(十一)新股发行采用拍卖式集合竞价方法
取消投资者按持有的股票市值来确定其申购新股份数的规则;取消摇奖中新股的方式;取消“新股申购时不缴款,中签后再扣款”的规定。
新股发行采用拍卖式集合竞价方法。
新股以10元为基准价换算出基准新市盈率。
新市盈率计算方式详见“(一)(1)”。
根据基准新市盈率和发行股数按如下方式算出实际拍卖底价:
设基准新市盈率为S,发行股数为V,理论拍卖底价为W,实际拍卖底价为Y(S单位为倍,V单位为亿股,W和Y单位为元),则
W = 100 /(S+10·V);
当W ≥ 1时,Y = W ;
当W < 1时,Y = 1 。
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须先缴预付款。
大幅减少每个投资者可申购新股份数。每个投资者申购份数取决于新股发行股数。比如发行不超过1亿股的新股,每个散户最多只能申购500股(1份),每个游资最多只能申购5000股(10份),每个机构最多只能申购50000股(100份)。
新股发行日的竞价申购时间为9:30~15:30。投资者申购后,9:30~15:00可撤单,15:00~15:30不可撤单。投资者申购后,如未撤单则不能再次竞价申购,如撤单则可重新竞价申购。
竞价申购新股时,申购者只能以等于或高于底价的价格申报。15:30集合竞价结果出来后,凡申报价等于或高于集合竞价的结果价的申购者均成功竞得新股,并均以集合竞价的结果价成交。凡申报价低于集合竞价的结果价的申购者均未竞得新股。未竞得新股者的预付款将自动全额返还本人;竞得新股者如预付款高于成交款,则多付部分将自动返还本人。
凡与上述新规则相冲突的原规则一律取消。
(十二)股票上市、限售和退市规定
(1)股票上市
申请在沪深主板上市的股票,必须年报绩优,且符合沪深主板上市条件才能上市。
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必须年报盈利,且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才能上市。
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股票,不要求年报盈利,但必须是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才能上市。
申请在北交所上市的股票不要求年报盈利,但必须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才能上市。
所有新股一律以注册制方式上市。
(2)股票限售
在沪深主板上市的股票,凡有发行前原始股的股东在股票上市后一年内不得卖出或转让原始股。
在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凡有发行前原始股的股东在股票上市后两年内不得卖出或转让原始股。
在科创板上市的股票,凡有发行前原始股的股东在股票上市后三年内不得卖出或转让原始股。
在北交所上市的股票,凡有发行前原始股的股东在股票上市后四年内不得卖出或转让原始股。
(3)股票的新退市规则
除了“国家重点扶持而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股票给予不退市保全(详见“(七)(5)”)”外,新退市规则如下:
A4级沪深主板股,上市后如连续三年的年报亏损,则在下次A股市场换季升降级时立即退市;
A4级创业板股,在上市满两年后,一旦单年报亏损,则在下次A股市场换季升降级时立即退市;
A4级科创板股,在上市满三年后,一旦单年报亏损,则在下次A股市场换季升降级时立即退市;
A4级北交所股,在上市满四年后,一旦单年报亏损,则在下次A股市场换季升降级时立即退市。
凡与新退市规则相冲突的原有退市规则(包括1元退市规则)一律取消。
凡面临退市的A4级股的名称一律为“ST+简称”。除此以外的原ST股全部去掉名称里的ST,原*ST股全部去掉名称里的*ST。
股票退市后,其原代码变成空号。空号可以分配给相应的新股。
退市后的股票一律不得在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重新上市,只能在符合沪深主板上市条件下在沪深主板申请重新上市。
对《股改十一条建议》的说明
(1)在计算业绩叠比增长率、现金分红率和新市盈率时,采用每股保守收益,可以挤掉每股收益中的水份。
(2)采用新市盈率算法,既可以纠正目前动态市盈率算法无视有些上市公司各季业绩有淡旺季之分的的弊端;又可以使亏损股的市盈率不再为负值,且使任何盈利股的新市盈率都不超过1000倍,任何亏损股的新市盈率都高于1000倍。
(3)采用业绩叠比指标,能反映连续五季中的前四季与后四季之间(其中有三季互相重叠)的业绩比,弥补了业绩同比和业绩环比指标不能一次全部反映四季业绩变化的缺陷。
(4)实行印花税率与新市盈率绑定浮动机制和股票分级制,将引导投资者们趋向价值投资,也使得耐心资本的入市变得真正有意义了,也有效抑制了垃圾股被爆炒的现象。
(5)实行A股分级制和印花税率与新市盈率绑定浮动制,使级别越高且新市盈率越低的股票的交易规则和税率就越宽松越助涨,级别越低且新市盈率越高的股票的交易规则和税率就越苛刻越助跌,从而促使股市大部分资金流往高级别且低新市盈率的股群,进而大大减少了低级别且高新市盈率的股群对股市资金的占用,使整个股市大部分资金被相对缩容在高级别且低新市盈率股群范围内,从而使高级别且低新市盈率股群的资金面相对充足,进而化解了整个股市只扩容不缩容导致各个股票资金面都不足的局面。
(6)虽然不同级别的股票交易规则有差异,但同一级别的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的股票交易规则却统一了,因此分级交易规则并不复杂。
(7)散户交易无涨跌停板限制,机构和游资交易有涨跌停板限制,体现了股市以民为本的理念。
(8)依据各股之间的估值分高低来划分或升降A股的级别,进一步引导投资者们趋向价值投资。
(9)盈利股的现金分红额越高现金分红率就越高;但亏损股无论现金分红额有多高,其现金分红率一律为0%;由于每个股的现金分红度高低是影响其估值分高低的三大因素之一,而其估值分高低又影响其股票级别高低,因此将引导市场由爆炒高送转股转向热炒高现金分红的盈利股。
(10)股票代码左起第二位数代表级别,使投资者根据代码就能知道股票的级别。
(11)中国A1指数的成分股均为A1级股,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成分股均为A1和A2级股的流通股,将驱使这三大指数涨多跌少。
(12)由于A1级市场是股票的平均基本面最好、交易规则最宽松的市场,因此中国A1指数比新“上证指数”和调整后的深证成指更加涨多跌少。
(13)中国A1指数采用不论各成分股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大小一律具有同等权重的模式,一改以往各种指数都由大市值股主导的惯例。因为A1级股都是低新市盈率、高成长和高现金分红的股票,所以都是涨多跌少的股票;而小市值股上涨所需资金量比大盘股上涨所需资金量要少,因此A1级小市值股比A1级大市值股更加涨多跌少,从而使大小市值股同等权重的中国A1指数比以大市值股为权重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要牛得多,进而成为A股市场的领头羊。不用担心中国A1指数因此会形成单边暴涨暴跌行情,因为实行印花税率与新市盈率正比绑定浮动机制,会有效抑制指数和个股的暴涨暴跌。另外,我们的监管层需要改一改以往怕大涨不怕大跌的心理。回想一下:A股市场是不是每次暴跌熊市都是监管层人为制造的?是不是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自然暴跌熊市?要明白:自然暴跌熊市的杀伤力不会比人造暴跌熊市的杀伤力大。
(14)由于上证综指、上证指数和中国A1指数之间在新指开盘日的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点数相同,因此使得这三大指数在新指开盘日之前处于同一起跑线。
(15)用C股市场的股权借金取代A股市场的股权质押,既消除了股权质押可能会导致股价暴跌的隐患,又使得股权借金具有与股权质押一样的保留股东表决权的作用。
(16)股权借金的C股级别比同股的A股级别高一级,使得股权借金股东更容易抛出C股换到资金。
(17)由于交易规则最严苛的A4级市场是所有新股在A股市场上的起点,因此为了让新股能够顺利发行,规定新股先在交易条件最宽松的C0级市场上市,然后每10天降一级,上市满40天后才转为A4级;而且新股在C股市场的降级过程不会扰乱A股市场的升降级秩序。
(18)因违规(如上市违规和财务造假等)而被罚退市的股票先由A股转为CS股,且其初始C股级别比原来的A股级别高一级,然后进入每满一个月就降一级直至退市的退市缓冲期,既对持股者起到退市提醒作用,又能减缓股价下跌速度来减轻持股者的损失,还不会扰乱A股市场的升降级秩序。
(19)限制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范围,使得级别越高的股群受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影响就越小,反之影响就越大。
新股发行采用拍卖式集合竞价方法,把新股发行的最终定价权交给市场,使新股发行价趋向合理。
(20)虽然新股集合竞价申购采用先缴预付款方式,但由于大幅减少每个投资者的申购份数,且申购可撤单,因此不会造成新股申购日A股市场资金面匮乏的局面。
(21)由于A4级股票的交易规则最苛刻,A4级市场占用的股市资金很少,因此当上市满40天的新股由CN股转为A4级股时,即使新股发行量较大,也不会对级别较高的A股市场造成明显的资金流失。
(22)所有新股都以A4级股在A股市场上起步,并设置原始股禁售期,将迫使上市公司的董监高们全力经营好自家公司来实现股票升级而获利,从而一举改变股票一上市原始股东就能割韭菜获利的现状。
(23)取消投资者按持有的股票市值来确定其申购新股的份数的规定,因为这种形式主义规定不仅丝毫起不到任何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占用系统资源,且大部分投资者也不会为了申购新股来决定持仓量。
(24)取消一些针对投资者的形式主义规定(包括风险测试规定,签署风险承诺书规定,在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设置投资者入市门槛的规定等),因为这些规定丝毫起不到任何能为投资者防范风险的作用,反而既给投资者增加麻烦,又限制了很多散户的投资选择面,还占用系统资源;而实行股票分级制和印花税率与新市盈率绑定浮动机制才是引导投资者们防范风险的最好方法。
(25)全面取消原有退市规则(包括1元退市规则),退不退市只看业绩亏不亏损一项,使退市既合理又覆盖面大且效率高,不仅能让更多的股票及时退市,而且又能避免让一些被恶意做空的盈利股遭到不合理退市。